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术交流丨教师交流会第三期:管理立规,学术呈果

发布时间:2025-03-31

点击量:

为提升实验室管理效能与学术成果展示水平,构建规范化科研环境,2025327日,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在南山智园D2401会议室举办第三期教师交流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总务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办公室主任张伟滨应邀出席,新材料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副院长肖荫果主持会议。

本次教师交流会聚焦管理与学术双维度提升,首项议程为管理专题研讨。张伟滨主任以“保护好导师,别让行政工作太烦心”为主题,系统阐述了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张主任提出理制度、建系统、提服务、促管理十二字工作方针,强调要通过制度规范化、系统智能化、服务精准化来提升管理效能。针对实验室安全管理重点问题,张主任提出构建“院系设备办-学院安全主管-课题组安全员”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并详细阐述明确课题组安全员岗位职责、在科研组会中设置"安全时刻"、合理配置实验室安全经费等具体举措,通过分工优化实现行政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运作,确保导师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他强调,通过提前规划、任务下放、定时检阅的闭环管理机制,可有效减轻教师行政负担,使科研人员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学科研主业。

张伟滨作专题报告

基于专题报告内容,会议进入深度研讨阶段。与会教师就设备采购流程、实验室建设规划等问题与张伟滨主任展开深入探讨。针对青年教师提出的实验室筹建共性问题,张主任建议推行跨课题组"科研助理共享"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并推荐编制标准化《课题组管理手册》(Group Book),实现管理制度化,建立起可传承的课题组安全文化。与会教师表示,相关建议兼具创新性与实践性,为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路径。

教师就管理制度展开讨论

转入学术交流议程,新材料学院副教授吴忠振老师以“离子沉积技术、装备与应用研究”为题进行了系统性成果汇报。该报告从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突破、社会服务情况三个维度系统梳理近年来的创新成果,重点介绍了高纯度大束流离子流获取技术、大束流离子输运与控制等领域的代表性工作。特别是在工程应用方面,详细展示了高功率磁控溅射阴极、离子源及成套真空设备研发,以及陶瓷封装基板、复合集流体和软基体表面复合强化新工艺等产业化成果。

吴忠振作评估报告

报告结束后,与会教师积极建言献策,围绕成果展示策略和技术推广路径展开深入讨论,就学术特色凝练、成果呈现优化等方向提出针对性建议。多位青年教师表示,这种具体的技术讨论和展示建议对他们的项目申报和成果凝练极具参考价值,为学院建立常态化的学术互鉴机制提供了实践范例。

教师交流环节

本次教师交流会通过实验室管理经验分享与学术成果交流研讨,系统提供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实用方案,更有效促进了科研展示能力提升与成果凝练,为构建规范高效的教研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管理效能建设,为科研人员营造更专注的工作环境,同时持续开展专题交流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深圳市南山区桃园街道南山智园二期D2栋4楼409室

Copyright © 2011 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 Powered By its.pkusz.edu.cn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12081285号

  • 学院官方微信